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网络电视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应用于远程教学系统。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以其权限登录网络后,可以进入监控管理界面,从而实现对各教室及其他场合的全方位监视······ 近年来,基于网络的电视监控系统已成为电视监控系统实现方式的主流模式,无论是大小系统,几乎都以该系统是否有网络接口作为评判系统是否具备了先进性的依据之一。但是,系统的功能究竟如何、系统与网络的结合程度究竟如何、系统的扩充性究竟如何等等问题便不那么容易得到统一的答案了。相当多的用户似乎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去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认为这些都是系统集成商的事。 然而实际上,由于系统结合了网络,而网络已遍及全球、已渗入到各种应用领域,因而基于网络的电视监控系统便有了无限的扩充空间,其中很多具体的实现方案都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配置的,这便是我们常说的根据用户需求所给出的“系统解决方案”。 传统的电视监控系统架构简单,只要将各种前端设备和中心端设备以不同形式的电缆连接起来,即可以实现全系统的所有预期功能,其中最复杂的莫过于对系统主机的初始设置、对可预置云台/镜头轨迹的调整以及对各种不同形式报警信号的响应方式和联动策略。而对于初期结合了网络的电视监控系统(又称“外挂多媒体”监控系统)来说,也不外乎是在系统主机的内部对原本由微处理器对系统主机进行控制的功能通过RS-232接口引到外挂的工控机或PC上,变成由外挂工控机或PC对原系统主机进行控制,同时通过工控机或PC内置的网卡实现控制信号经由局域网的网络传输。至于视频信号是否以数字方式通过网络传输还因技术条件限制而不能定论,因为当时数字视频信号进入局域网进行传输的质量远不如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的效果好。 如今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MPEG-4、H.264等新的视频压缩格式使得在保证较高图像质量前提下的视频码率有效地减小到不1Mb/s,甚至在不足100kb/s的带宽下也能传输质量很好的CIF幅面的全实时图像。另外,网络环境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ADSL、HFC等各种网络接入方式迅速普及到各种用户应用领域,因而对于那些专门从事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工程商来说,他们既不用对新的监控端设备发愁,也不再为跨地域的网络环境而发愁。然而,摆在这些工程商面前的新问题也出现了,即:能否针对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提供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上述新的技术环境与技术条件下,很多具有不同技术背景的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强强合作的方式共同推出全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有些公司还发布了基于IP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白皮书”。可以说,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时代已经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