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论坛帮助
   登陆 注册 搜索 自选风格 论坛状态 论坛展区 我能做什么

>> 在这里你可以随意发布相关的投影产品和技术,放飞思想,实现梦想
投影在线论坛投影在线论坛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区 → 再续经典 东芝推出TDP-T30投影机

  发表一个新主题  发表一个新投票  回复主题 您是本帖的第 20 个阅读者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树形显示贴子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再续经典 东芝推出TDP-T30投影机 保存该页为文件  报告本帖给版主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论坛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zhonghua88 美女呀,在线,快来找我吧!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
  积分:
  注册:2025/9/23
给zhonghua88发送一个短消息 把zhonghua88加入好友 查看zhonghua88的个人资料 搜索zhonghua88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区的所有贴子 引用回复这个贴子 回复这个贴子楼主
发贴心情 再续经典 东芝推出TDP-T30投影机
近日,东芝投影机家族再添新丁,针对教育、政府、商务市场推出一款经典投影机TDP-T30。T30不仅在外形上秉承时尚、简约的设计理念显现庄重而不失优雅,而且还拥有一脉相承的国际品质,采用东芝独有的“旋彩轮”及最新研发的NCE技术,演示效果更加清晰逼真,更具性价比优势。无处不在的人性化科技,使这款产品让用户在多种场合享受多倍轻松,效能多倍提升。 

精彩性能轻松演绎

    东芝使用了DLP技术,具有2500流明的较高亮度,2000:1的对比度,1024×768的分辨率,外形尺寸为285×98×254毫米,重量为3.0千克,具有较大的便携性。它具备短焦镜头,仅1.15米就能投射33英寸的大画面。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center]

      商务投影对图像和色彩的整体要求较高,要求色彩画面具有优异的还原性,效果必须清晰完美。而T30使用东芝最新研发的NCE技术可以很好满足这种要求,这一技术的应用填补了DLP投影机在图像和色彩等方面的不足,在原东芝特有的调色板技术(提升图像质量)和旋彩轮技术(均衡亮度与色彩)的基础上,使东芝的色域覆盖率提升,色彩饱和度提升,色彩更加鲜明、更加纯正自然,无异于甚至优越于其他LCD产品,提供更加真实完美影象,更为贴近用户需求,使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在日常投影过程中,由于环境的限制,外界的光线容易对投影机的投射效果产生影响。而NCE技术在这一方面又走在了前列,它的智能色彩补偿功能能自动补偿环境光造成的图像发白等缺陷,可获得色彩艳丽、逼真的图像。 

简单易用高品质 

  东芝T30以其多项出众的功能,成为投影市场上一款性能卓越的经典产品,带给商务、教育用户全新的快乐、便捷体验。 当图像产生闪烁、模糊、错位时,用户需要对图像进行调整,但过于复杂的调整程序会让人感到厌烦,T30的单键智能设置功能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用户通过使用AUTOSYNC按键,即可自动调整图像到最佳状态。在图像产生梯形变形时,T30的自动梯形校正功能可以自动根据投影机的倾斜角度计算校正数据,不仅调整范围大,而且图像不变形。如果用户想要突出演讲的主题,T30还具图像静止功能,用户可以在信号源不断变化的投影画面中捕捉住一幅画面并固定下来展示给观众。 

  此外,T30具备RS232控制接口,可以远程监控投影机的实时状态,并通过指令控制操作投影机,实现投影机的远程集中控制,方便快捷;同时具备PC卡插槽,具备无线投影功能,可无线连接笔记本、局域网等无线设备,兼容性极佳,大大拓宽了用户的应用空间。 

  东芝投影机一直秉承以应用为导向的设计理念,凭借世界领先尖端技术,积极倡导人性化技术及简单易用的功能,凭借不断创新的技术,优秀的产品,为投影市场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br>发贴IP:*.*.*.* 2005/6/23 9:17:00
  鲜花(0)  鸡蛋(0)

本主题贴数1,分页: [1]
 *快速回复:再续经典 东芝推出TDP-T30投影机
你的用户名:    还没注册?    密码:    忘记密码?
内容
  • HTML标签: 不可用
  • UBB标签: 可用
  • 贴图标签: 可用
  • 多媒体标签:可用
  • 表情字符转换:可用
  • 上传图片:可用
  • 最多15KB
  • 邮件回复 显示签名   [Ctrl+Enter直接提交贴子]

    管理选项锁定 | 解锁 | 提升 | 删除 | 移动 | 固顶 | 总固顶 | 奖励 | 惩罚 | 发布公告

    投影在线论坛 Ver1.0
    Copyright ©2002 - 2010 www.Pj68.COM , 页面执行时间:171.87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