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常用术语解析分享]
1、H.323协议(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制定的适用于视频会议的标准) 1997年3月提出的H.323,为现有的分组网络PBN(如IP网络)提供多媒体通信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协议。 很多视频会议产品通常会强调自己是支持 H.323协议的产品。那么用户是否一定要选用支持H.323的产品呢?或者说不是H.323的我就不买?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支持H.323的产品只代表它的兼容性更好一点,它可以和符合H.323标准的硬件终端互相通讯,可以有更好的扩展等等。但是,不支持H.323协议的产品一样能很好的使用,而有些用户也完全不需要与别的产品互通。 2、SIP 协议( IET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制定的信令协议) 可用来创建、修改以及终结多个参与者参加的多媒体会话进程。参与会话的成员可以通过组播方式、单播连网或者两者结合的形式进行通信。我们大家最常用的MSN就是使用的 SIP协议。 H.323 和SIP对于用户的区别:对于用户来说,这两个协议本身并不会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目前市场上分别有一些只支持H.323 或者只支持SIP的硬件终端,那么这两者之间就不能互连互通了,这将产生兼容问题。不过已经有一些同时支持SIP和H.323的终端产品出现了。 3、MCU(多点控制器) MCU是整个会议系统的“心脏”,它为用户提供群组会议、多组会议的连接服务。简单说来,如果用户使用的是三个终端或更多用户的视频会议,那么就必须有MCU了(有两种情况下,用户感受不到MCU存在:一,MCU内置于某个终端上;二,MCU由供应商开放于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