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投影镜头 F是镜头的透光度。F越小,镜头的透光性越好。f是镜头的放大比率。如,f=1.4时,就是说,在一固定的位置上,画面可放大1.4倍。镜头的光圈是用数值来表示的,一般从1.6-2.0,为使用方便,一个镜头设置多档光圈,光圈的数值越大,光圈就越小,光通量也越少,每一个镜头的最大光圈都用数值标在镜头的前方。 焦距也是用数值来表示的,通常从50-210,分为短焦、标准和长焦,还有超短和超长焦的。数值越小焦距越短,数值越大焦距越长,投影机对镜头焦距的要求正投一般在50-140,背投一般在35左右,焦距决定了打满预定尺寸时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焦距越短,投影机与影幕的距离就越近,反之就越远。如果要在短距离投射大画面就需要选择短焦镜头的投影机,反之则需要选择长焦镜头。一般的投影机都为标准镜头。 最大分辨率 也称可显示的最高分辨率,它是指投影机可显示的输入信号的最高分辨率。投影机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可对输入信号进行缩放处理,实现信号满屏显示,如果超出该范围投影机就无法正常显示画面。早期的投影机都采取抽线算法, 即:线性压缩技术,但此算法有掉线问题。目前各家厂商的产品现都已推出新算法用于压缩信号,即:智能压缩,它可解决掉线问题。建议在其他性能指标相同的条件下,优先选择兼容较高分辨率的产品,这样可以适应更多的信号范围。 密码防护技术 尽管投影机的价格一降再降,可是一款性能稳定的投影机,其价格仍然在万元之上,因此保护好投影机的安全,以防其他人随意使用,就成为投影用户非常重视的话题。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不少投影机厂商都推出了投影机的密码识别保护技术,利用该技术,你能在最大限度内保证投影机的使用安全,防止其他非法用户在未经许可的范围下随意使用投影机。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密码防护技术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启动保护”类型,使用该类型的密码防护功能时,必须要求你在各种情况下都在操作投影机前输入密码,不然的话操作者将无权进行任何操作;第二种类型是“用户标识保护”类型,使用该类型的密码防护功能时,你必须在输入正确的防护密码的前提下,才能对投影机的用户标识进行更改;第三种类型是“定时保护”类型,一旦启动了该功能时,你就能指定投影机在某一段时间范围内进行工作,要是投影机时间超过了该范围的话,就必须强制操作者在重新操作投影机前,输入事先设置好的防护密码,这项功能特别适合投影机租赁业务。 目前具有密码防护功能的投影机有很多,例如索尼VPL-PX40投影机就是使用了“启动保护”类型的密码保护功能,一旦你对该投影机设置了开机密码后,那么每次要使用该投影机时,都必须先输入正确的开机密码,要是密码输入出错的话,投影机是无法显示投影画面的(如图所示);因此即使有人将你的投影机盗窃走,在没有开机密码的情况下,他仍然不能使用你的投影机。 技术类型及规格 LCD的技术规格:根据LCD投影机产品结构、性能和成本的要求,液晶板具有不同的尺寸规格。LCD液晶板的大小决定着投影机的大小,LCD液晶板规格越小,则投影机的光学系统就能做得越小,从而使投影机越小。但是在很小的LCD上做到高分辨率,并且保持高亮度,其技术之难是可想而知的。目前0.9英寸和0.7英寸的面板产量最大,比例达到70%以上,1.3英寸产品比例在15%左右,0.5英寸、0.79英寸、0.99英寸和1.0英寸面板也开始用于投影机产品。在液晶板数量上,由于单片结构在性能和色彩方面的缺陷,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主流为3片式LCD投影机,由于在性能和色彩方面表现出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代表了投影机产品发展的最成熟水平。在同等亮度和分辨率的情况下,投影机体积越小价格相应越高。 DLP的技术规格:与LCD技术一样,DMD芯片尺寸是决定投影机体积和重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德州仪器也推出了0.55英寸、0.7英寸、0.9英寸和1.1英寸多种尺寸的芯片。DLP投影机最常见的结构有单片式和3片式两种,其中3片式结构主要应用于影院系统和高性能产品中,市场上常见的普通应用的产品全部是单片式结构,人们普遍谈论的DLP技术和LCD技术的比较,也主要是基于单片式DLP技术和3片式LCD技术之间的比较。单片式DLP投影机采用色轮来实现分色,3原色用同一个成像部件,与三原色各有一套成像系统的3片式LCD投影机相比,单片式DLP投影机在色彩饱和度方面一直要比3片LCD投影机差。第一代DLP投影机的色轮转速为60Hz,第二代DLP产品的色轮转速提高了一倍,为120Hz,新一代的DLP投影机的色轮转速仍为120Hz,不过色轮采用了6分色(以前采用3分色),相当于把转速又提高了一倍,达到了240Hz。因此目前的DLP投影机的色彩表现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与LCD产品相比,大部分单片DLP投影机产品的色彩表现还有差距。 投影机散热技术 如今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投影机的应用越来越频繁。由于投影机属于高精尖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内部元器件对温度十分敏感,加之内部构造的复杂性,其自身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因此投影机同众多电脑部件一样涉及到散热的问题。而且随着便携、超便携投影机需求的逐步扩大,投影机重量不断创下新低,外形日见小巧的趋势仍在延续。这些都对投影机的散热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对于此方面,在如何提高投影机的散热效率以及如何处理好散热与整机小型化、散热与噪音的问题上,很多厂商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此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些。 在介绍新的散热技术之前,先要大家了解一下投影机热量产生的来源。根据投影机的成像原理,在投影机投影输入信号时,需要极高的亮度,为保证达到这样高的亮度输出,投影机就必须通过采用大功率的光源来实现。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后,必然在机器内部产生很高的热量。除了投影机光源产生的热量外,投影机的电源也会在工作时产生很大的热量。投影机灯泡、成像系统、电源等等产生的热量都在机器内部狭小的空间内汇聚,其产生的高温不仅对于投影机的正常使用有影响,而且会大大缩短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国际电子巨头飞利浦公司率先将其研发出的散热技术运用在自己的产品上,其bSure、bClever系列产品的PAS(Philips Air System)通风系统设计可通过两条简单的独立通风路径实现最有效的通风循环。其中一条路径流向液晶显示面板,另一条则流向灯管和电子器件,而灯管处于通风循环的最末端,这样热量即可以直接散发出去,而不会传给器件,加之内部集成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程序,通过自动计算最有效的通风、温度和热传递,从而实现最优化的散热效果。 东芝的DLP机型TDP-D1/D2以及新近推出的DLP新品TDP-S20/T90都采用了东芝最新开发的“双通道立体散热技术”。此技术运用了立体逐层排风散热方式,进风孔与出风孔分布得更为合理,机器内部的气流循环更加有层次,这使得投影机内的每个发热源都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既没有增加噪音,又使投影机的散热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还有一种叫做智能型散热系统(Smart Fan Control)的技术,它运用温度监测原理,当投影机内部温度过高时,机器内的三组高效散热风扇会自动提高转速,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保证了投影机长时间连续工作的稳定性。明基的PB7205、PB8235等产品都采用了此散热技术。 投影技术 投影机自问世以来发展至今已形成三大系列: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投影机、DLP(Digital Lighting Process)数字光处理器投影机和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投影机。 LCD投影机的技术是透射式投影技术,目前最为成熟。投影画面色彩还原真实鲜艳,色彩饱和度高,光利用效率很高,LCD 投影机比用相同瓦数光源灯的DLP投影机有更高的ANSI流明光输出,目前市场高流明的投影机主要以LCD投影机为主。它的缺点是黑色层次表现不是很好,对比度一般都在500:1左右徘徊,投影画面的像素结构可以明显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