秭归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验收报告 宜昌市教育技术装备站: 在省电教馆的统一安排布署下,秭归县教育技术装备站根据市教育技术装备站和县教育局的部署,于2005年8月开始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经过各学校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培训使用等几个阶段的工作,我县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已经完全能达到各级验收单位的要求。 一、项目组织情况 为了更好的发挥远程教育设备的效益,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多次召开现场工作会议,集中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县政府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教育副县长担任组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的一把手担任副组长。由县教育技术装备站直接负责全县的远程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各学校也都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小组,乡镇中学还成立了指导全镇工作的远程教育管理服务网络,负责全镇的远程教育管理和督导,以及技术支持。各学校多次组织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操作和使用。 二、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 依托省电教管的技术支持,我县培养了12名省远程教育技术骨干教师,这些同志负责各个乡镇的远程教育工作,也同时管理各中学的远程教育,学校设备的运行由他们完全负责,到目前为止各学校的设备出现问题后,他们一般都能自行解决,他们不能解决时,由县教育技术装备站前往解决。在参加省级培训后,县教育技术装备站又对全县的中小学电教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使每一所学校都有参加过县级以上培训的电教管理人员,同时各乡镇中学也对全镇的电教管理人员进行了再次培训,学校对每位教师进行教育网台的使用培训,达到人人想用,人人会用,用有所获。 三、维护运转经费落实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县各学校都按照省里的要求,配备了专用教室,教室内摆放了桌凳,窗户都安装了窗帘,墙壁也都刷白了,电脑、电视都配备了电脑桌、电视柜,天线锅、避雷针都按照统一标准制作了基座,达到了防雷的要求。各学校都对门窗进行了加固,加强了对防盗工作的预防。部分学校还投入大量资金,将远程教育资源接入教室、办公室、多媒体教室,有的甚至将资源输送到教师的家里,让教师在家里就能使用远程教育资源。 四、设备安装、验收、接收、维护情况 全县的远程教育设备在8月23日前由各学校安装调试完毕。所有设施和线路的安装统一而且规范,防雷、防尘、防盗设施符合规定的要求,各学校都配备了专用教室,并摆放了桌凳,各项指标符合县内的统一要求。设备从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每天坚持下载和登记,严格按照省电教馆的要求管理,保障了设备的长期运转。有的学校把远程教育设备和互联网相连,实现了天网和地网的互连互通,从而拓展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了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机房里学习,同时也为了方便教师下载和使用,将远程教育设备与校园网接通,老师们在办公室和家中就可以访问教育网台。工程安装完毕后,县教育装备站到各学校进行了检查验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各学校立即进行了整改和完善,在本次检查时,各学校都达到了验收标准。 五、校本培训情况 各学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把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纳入了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各乡镇中学多次组织电教管理人员和全镇教师进行远程教育培训,各学校也积极按照省里的要求进行了多次教师培训,指导老师们下载使用教育网台资源,并对教师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由于管理到位,培训力度大,很多老师在短期内学会了使用教育网台。许多中学还利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机会,请县教育技术装备站的管理人员对全镇教师进行教育网台的培训,部分学校利用双休和晚上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使用教育网台的资源,使之在教学时能够充分利用教育网台的资源,真正让教育网台的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现在全县的教师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和教育网台的使用方法,全县兴起了学习和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热潮。 六、资源的使用情况及影响 从开始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到现在,大部分学校都按规定下载了教学资源,每天都有教师主动到远程教育专用教室上课,每周上课节数达到了省里的要求。通过远程教育工程的设施,给全县的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源平台,从一定程度上说,确实改变了山区教育闭门造车的历史。通过各种培训和长期的使用让老师们真正走近了电脑,为山区教育界普及电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我们山区教育资源闭塞的局面,为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开辟了新的途径。我县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过近4个月的实施,已经达到了验收的要求。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