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投影,魅力四射 “没有领袖”是投影机市场的现状,没有振臂高呼的领导厂商,没有光芒四射的大腕儿级产品,也没有被蜂拥朝圣的底层技术。然而“领袖真空”却难挡投影市场的熠熠光芒,从Sony、Epson、Panasonic到NEC,从HP、IBM、Dell到联想,每一个品牌都足以让整个IT领域震颤;而DLP与LCD的技术纷争、家用投影机的崛起乃至网络投影机的崭露头角都无不成为IT圈的看点。让我们一起来游历当下投影领域的精彩…… 投影市场的“乱”是业界的共识,无论是圈内的还是圈外的,都会说看不懂。看不懂的方面有很多,有众多品牌的群雄纷争,有LCD和DLP的技术纷争,也有指标测试的标准之争。 走出春秋战国 持续8年的高速发展,国内投影机市场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据来自《投影之窗》相关数字显示,2002年的投影机市场销量已经达到了12万台,在国内市场销售的投影机品牌已近50个,如此多的品牌参与竞争的局面在IT其他产品领域是很难见到的。然而在这50个品牌中,还没有一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可以超过15%,4~5个主流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伯仲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目前的国内投影市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厂商,相信在未来的1~2年内,这种群雄纷争的混沌局面还将持续下去。 随着投影机产品的彻底IT化,众多的传统IT厂商开始全面进入投影市场,尤其是HP、IBM、Dell和联想等领导厂商的加入,无疑使原本就已显混乱的品牌竞争更加混乱,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投影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发生一些变化。虽然目前还很难预言这些IT厂商是否会在投影市场取得成功,但至少他们可以将一些成熟的市场运作方式、渠道管理方法、服务体系乃至产品设计思路引入到投影市场,使投影市场运作更加规范,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也许在未来投影市场上,传统投影机厂商与IT厂商之间的竞争会成为投影市场的一个看点。 LCD技术和DLP技术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几年,虽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相互之间略带攻击性的技术宣传,也让广大用户一头雾水。好在投影机厂商相互之间保持了一定限度的包容,而且两种技术也在不断改良,性能开始趋同。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两种技术将在投影机领域共存,谁也没有充足的实力让对方淡出,并且随着投影机应用市场的细分,两种技术也许会在不同的产品应用领域寻找到自己的栖身之地,也许彼此会相安无事。 投影机对亮度和对比度测试标准的不统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影机市场的混乱和不规范,使各厂商产品的标称指标不具可比性,也使用户无所适从。一些品牌在执行国际标准,一些品牌在执行各自国家的标准,也有一些品牌在执行自己的企业标准,各种标准之间的差异就造成了目前标称指标的混乱。要真正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一个国际组织统一测量方法和标准,从目前看,大多数厂商使用的ANSI(美国国家标准)标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很难成为业界的统一标准。 品牌之争、技术之争和标准之争铸就了投影市场的春秋战国,也形成了投影市场不同于IT领域其他产品市场的迥异特色,虽然目前的状态并没有影响投影市场的高速发展,但随着产品彻底IT化和众多IT厂商的参与,投影市场走出春秋战国已经是大势所趋。 投影市场的看点和亮点 投影市场的春秋战国使其亮点云集,看点丛生。厂商一路飙升的标称亮度和对比度对于用户的实际应用有何作用?DLP和LCD技术进步对产品有何影响?DLP技术和LCD技术有什么差别?目前的投影机产品是否可以走进家庭?网络投影机的发展状况如何?市场上新近出现的一些“5+2”产品究竟如何?产品小型化在使投影机产品易于便携的同时其他方面是否有所损失?以上问题都经常困扰着用户,也有一些是目前投影市场新的热点。它们都是目前国内投影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投影机市场最大的看点。 为了揭示目前投影机产品技术发展状况,也为了对以上种种用户关心的问题进行释疑,《微电脑世界》评测实验室联合《投影之窗》组织了此次大规模投影机产品的横向评测,此次参测产品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市场主流品牌的主流新产品,参测产品涵盖的技术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使我们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以上列出的投影市场的热点和看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评测过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奉献给广大的投影机用户。 亮度:当然的焦点 对比度:究竟差距有多大 LCD&DLP:旷日持久的竞争 网络投影:邻家有女初长成 家用投影:雄关路漫漫 “5+2”:游走于商用和家用之间 小型化:还要继续吗? 我们是这样评测的 投影机产品点评 |